資訊科技
FACEBOOK 常用語法備忘
實體IP與虛擬IP區域網路連接
前些時候,增加了一台舊電腦專門來養動物,以實體IP連接,而家中其他電腦都是透過分享器上網,但問題來了,分享器的虛擬IP若要連接實體IP電腦電腦,不同網段似乎很難達成區域網路連線,爬文後,找到一個方法完美解決,備忘記錄一下!! 實體IP電腦多裝一片網路卡接到分享器LAN端, 而原來的網路卡連接實體IP網路線,一開始遇到一個小麻煩,電腦會自動採用第二張網卡(連接分享器)的虛擬IP上網,請教網路達人後,找到解決方法,可設定始終以實體IP上網,方式為: 方法一, 第二張網卡(連接分享器)設定固定IP為192.168.0.x (x不可為1), mask 255.255.255.0, gatway不要設 方法二, 第二張網卡(連接分享器)設成自動取得IP, 但是改變其metric為21 (預設為20) 設定metric很簡單, 如下圖: Bryan是採用方法一,目前完美實體IP下載,分享器所有電腦皆可透過網路芳鄰連接存取實體IP電腦。 感謝Mobile01 1tac 網友指導!! |
Flash Movie Player 綠色輕巧的FLASH播放工具
常玩一些swf檔的遊戲,或一些好笑的卡通影片,這種就是所謂以FLASH格式作成的動畫,以往都是用瀏覽器來開啟,但近年FLASH程式發展越來越強大,瀏覽器基於安全因素,可能會限制一些功能參數,因此,有些swf檔無法在瀏覽器正確執行,因此,Flash Movie Player 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Flash Movie Player 綠色,可直接執行,隨處攜帶,並也可將附檔名swf的執行檔直接指定以Flash Movie Player 開啟,是個強大方便的小工具軟體,收藏分享。 檔案下載 |
PStart完全可攜的捷徑工具
【軟體介紹】 PStart 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用來快速啟動軟體的輕巧軟體,它除了可以安裝在電腦上,直接當做快捷列工具外,它還可以安裝在 USB 隨身碟,讓我們的 USB 就像是擁有著一個「開始」工作列一般,可以直接快速的啟動 USB 隨身碟上面的應用程式。 隨著 USB 隨身碟的容量愈來愈大,有愈來愈多的人,會把一些自己熟悉且順手的軟體放置在隨身碟上面執行,以方便不論到哪一台電腦,只要有 USB 就可以馬上使用自己順手的軟體。 但是隨著時間的久遠,可能放置的軟體也會愈來愈多,如果要使用時,還要一一去做尋找執行的動作,如果讓我們隨身碟也能有一個像是「開始」工作列的話,一定可以更加的方便。 PStart 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用來快速啟動軟體的輕巧軟體,它除了可以安裝在電腦上,直接當做快捷列工具外,它還可以安裝在 USB 隨身碟,讓我們的 USB 就像是擁有著一個「開始」工作列一般,可以直接快速的啟動 USB 隨身碟上面的應用程式。 PStart 還內建了一個記事功能,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將資料記錄下來,且它的記事功能,還有著提醒功能,讓我們不會忘記任何重要的記事項目。 Bryan最近為小朋友們收集一些遊戲,但遊戲檔一般有很多的資料夾及bat及exe的檔案,不要說是小孩,甚至大人都不知到哪個是執行檔,原本用捷徑來作一些歸類簡化執行,後來發現,因為捷徑是絕對路徑,所以換一台電腦捷徑就無效了,找尋了很多方法,甚至用bat檔寫批次程式,但bat屬於DOS指令,中文路徑會有問題,最後找到PStart,它是個綠色執行程式,直接就可以執行,因此Bryan把它包裝成一個選單Menu,其實原理就是利用PStart來管理捷徑,並以相對路徑來紀錄,因此,不論換任何一台電腦執行,捷徑路徑都會只向正確的位置,非常好用的小工具,收藏分享。 空白處按右鍵選擇加入檔案 選擇執行的程式或資料夾路徑即可,還可中文命名喔~~ 【中文化說明】 PStart 2.11 中文化由《HULEN(破滅刃)》製作,僅供軟體愛好者學習、交流使用,不得用於商業用途,如因使用本中文化所引起的一切法律及其它糾紛,與中文化作者無關。 中文化作者:《HULEN(破滅刃)》 E-mail:shift0106@hotmaul.com 【聲明】 1.此軟體原始版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人僅在原始軟體基礎上進行繁體中文本地化。 2.感謝您使用《HULEN(破滅刃)》的中文化作品。本人所有中文化作品均為免費發放,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本人的中文化作品用在商業活動或是其它營利性活動中。 3.本人的中文化只為了使用方便而做,您使用本人的中文化作品是您的自由選擇,本人並不對由此給您的電腦系統帶來的任何問題負責。 4.歡迎轉載、傳播本人所有中文化作品。但請注意在轉載或傳播過程中保持中文化檔案的完整性。 5.請勿向本人詢問任何軟體註冊破解問題,對此類問題本人概不答覆。 檔案下載 |
兩套DJ混音軟體AtomixMP3 V2.2與Virtual DJ Pro V7.0
年輕時,很欣賞羨慕舞廳DJ接歌混音的那種帥氣與技巧,總是充滿好奇,怎麼能把音樂弄成那樣,這種特殊的專業,沒有一點錢,或是靠一些關係,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把玩,更不要說學習了。 DJ用的不管是唱盤或是混音器,都是屬於PA器材的一部分,價格與親和力,當然非家用及消費級的條件所能追求,動輒數萬元又專業的設備,很少人消費得起,服兵役時,在高雄左營蓮池潭旁的中古電子器材店,發現一台Numark很基本陽春的四軌混音器,
當場非常心動,就以幾乎一個月的下士薪餉NT$4000帶回去了,放假回中華商場詢問一下,全新的要一萬多耶!~~~當時還真的圓了自己很幼稚的DJ夢。 究竟自己天生就不是聽舞曲的料,回到家接了唱盤,唱盤還是唱盤,混音器還是混音器,一點都搭不起來,什麼DJ,連個DEMO都做不出來,終於覺醒,不是有了器材就是萬能,還是乖乖聽自己的搖滾藍調吧!最後,這台一個月薪餉的炫耀品,就只能委屈當個黑膠唱盤放大器服役至今。 不過,對於DJ玩音樂的技巧,一直很崇拜羨慕,混音器一直是至今是很有興趣的夢想玩具,拜資訊科技之賜,一台動輒數萬元,中高階功能的MIXER,終於可以在電腦實現把玩了,雖然目前電腦音樂撥放軟體琳瑯滿目,但是如果有機會在多人的場合及PARTY,準備一可外接輸入的音響,將隨身筆電一接,馬上就變身成行動DJ台,雖然只是單純如廣播電台或酒吧般撥放音樂,混音器那種隨時混音換曲不冷場,以及加上一些重複CUE點玩弄PITCH的小把戲,相信更能炒熱氣氛,絕非一般音樂播放軟體所能實現。 筆者本文介紹兩款DJ MIXER軟體,都是Atomix這家公司的產品,AtomixMP3是比較初階的產品,只接受MP3檔案,具備基本混音,LOOP, PITCH等…功能,適合基本單純串曲使用,Virtual DJ Pro功能較多較高階,不只MP3,也可接受FLAC格式,可模擬到6個唱盤,比較接近真實混音器的操作概念,適合進階複雜的音樂混音工作,此外,兩款軟體都有錄音功能,可以將經過規畫設計的混音作品錄製下來。 因為兩款軟體都可以更換外型更漂亮更酷炫的SKIN皮膚檔案,且這種專業軟體,沒有標準的操作模式,完全是創意與概念,因此很難製作操作介紹,筆者就以基礎功能稍作簡介:
AtomixMP3 V2.2
圖一 這是採用bakan1.5的皮膚SKIN,軟體功能不變,只是不同的SKIN操控位置及形式會改變 圖二 AtomixMP3不接受mp3以外的檔案(Virtual DJ Pro可彌補這缺點)
圖三 依照個人不同喜好,及用途,可在此處做功能特性設定修正,更改SKIN的方法,將SKIN資料夾內的SKIN xml的檔案,置於program file/skin內,即可在option中的change skin中更改
圖四 若不自動混音連續撥放,可直接將mp3檔拖曳到左右區間位置播放, 1. 自動混音按下擇自動將音樂混音到另一邊(下一首),也可自行手動混音 2. 調整pitch節奏點,可將兩首歌調成同節奏點的旋律,一般在option裡設為自動 3. Select可選擇執行一些功能的區間,例如:選左區間select後,將滑鼠指標移到9.區域,按住滑鼠拖動,會產生左區間音樂DJ磨唱盤的效果聲音,還包含其他的功能 4. 增益大小,一般設為自動 5. LOOP點,從1/2到8拍,舞曲DJ最常用且不可或缺的功能,依照樂曲的特性,選擇重複的拍數,可炒熱現場氣氛 6. 特殊效果,1是將唱盤停止轉動的煞住效果,2是flanger音效,3是搭配CUE可產生LOOP效果 7. EQ,高中低音三段調整 8. 音量調整 9. 磨唱盤及聲音波形混音調整視窗
Virtual DJ Pro V7.0 Virtual DJ Pro V7.0是AtomixMP3的後代,以AtomixMP3為基礎,發展出功更強的版本,操作方法跟AtomixMP3稍有不同且較複雜,因為筆者不是專業DJ,因此一樣只能以基礎操作做介紹,與AtomixMP3相同的一些功能,就不再重述,同樣的,不同的SKIN皮膚,有不同的操作面板,但功能上大同小異 Virtual DJ Pro V7.0內建就有好幾種不同解析度及唱盤數量的SKIN 圖五 簡介幾款內建如下: 圖六 這是基本兩唱盤 圖七 四唱盤 圖八 六唱盤 圖九 1. 連續播放自動混音一樣按此鍵 2. 因為預設值混音換曲不是那麼平滑,有點突兀,因此,此處按右鍵 3. 然後選擇紅框的參數混音換曲就會比較平滑了 4. Virtual DJ Pro與AtomixMP3在自動混音最大的不同是Virtual DJ Pro只在同一個唱盤區間播放(AtomixMP3是兩唱盤區間交換),這一開始讓筆者也很不習慣,所以從4.處可以看見有兩條音軌,此外,若要中途更換樂曲自動混音,只接在music list樂曲上快按兩下即可,當然也可以將樂曲拖曳到另一區間唱盤,來進行手動混音工作 圖十 HOT CUE是AtomixMP3沒有的功能,不同於LOOP對於不同拍數即時重複播放,HOT CUE可以設定三個點,設定後,不論樂曲進行到那,按下任一點,就會回到HOT CUE點重複播放,這個功能讓樂曲的花俏延展力更大了 圖十一 AtomixMP3的EFFECTS只有一種效果,此處可以有不同效果選擇 圖十二 除了EFFECTS以外,還加了許多獨立音效,例如救護車鳴笛,嘶喊聲等…… 圖十三 Virtual DJ Pro還加了VEDIO功能,是否能獨立輸出連VEDIO都能混,筆者沒試過 圖十四 SCRATCH如同AtomixMP3傳統磨唱盤的音效功能 圖十五 介面右上角,有一個CONFIG按鍵,可依照各人喜好做設定,值得一提的是,更換SKIN在此選擇 圖十七 這個觀景窗,就如同傳統唱盤側邊調整33/45轉的微調窗,所不同的是Virtual DJ Pro這個視窗,是可以同步樂曲的PITCH,對於混音的節奏更加精準方便了
打完這篇,更堅信筆者不是玩DJ的料,好多功能都不會,希望更厲害的朋友能不吝指教。 |
Win XP 區域網路權限安全性設定整理
近日在整理家中區域網路的共用與權限設定,希望在權限上能更充分提供給每個不同成員所需的應用 以往只有簡單的設定共享,但這次深入的做不同的設定,發現還需要一點基本常識 因此整理一些重點當作備忘資料 以下設定所需條件: 一。被分享端的作業系統必須為Windows XP Professional (Client端可為XP或WIN 7) 二。被分享端的磁碟必須為NTFS檔案系統 步驟 到控制台,進入「Windows防火牆」,確認勾起「檔案與印表機共用」 開啟檔案總管,到「工具」,選「資料夾選項」,到「檢視」頁,不勾「使用簡易檔案共用」 到控制台,進入「系統管理工具」,進入「本機安全性原則」 選擇:「帳戶:限制使用空白密碼的本機帳戶僅能登入到主控台」 將其設為「已停用」 到控制台,進入「使用者帳戶」。 按「建立新的帳戶」,去新建一個「受限制」的帳戶。(不需密碼) 請注意:這個帳戶的名稱就是對方電腦的帳號。 例如,王大明他登入他自己電腦的帳戶是wang,我們要把我們這台XP Professional的某個資料夾分享給他,只有他才能進來。我們就在這台XP Professional上建立一個同名的帳戶 wang 在要分享的資料夾上,按滑鼠右鍵。 選「共用和安全性」,到「共用」頁,選「共用此資料夾」 再到「安全性」標籤,按「新增」 按「進階」 按「立即尋找」 選取剛才新建立的那個帳號,按確定 按確定 選取剛才新加入的帳號,在下方的權限方塊中,勾需要開放的權限 再到「共用」頁,按「使用權限」 選擇everyone,按「移除」,再按「新增」,按「進階」,按「立即尋找」(與「安全性」的設定步驟相同)。 選取剛才新建立的那個帳號,按確定,勾選需要的權限,再按確定 資料夾權限分享設定完成。 如果有好幾個號要建立,請重複上面建立帳號與設定權限的步驟。 (補充:共用標籤的權限為父項權限,必須先定義,安全性標籤內才能繼承,例如:A磁碟所有資料檔案設定唯讀,但其中只有一子資料夾B,要設完全寫入權限,必須在A磁共用設定變更及讀取,然後在至資料夾B的安全性設定寫入權限) 在Client端,若要改變登入的身分帳號,開啟CMD,輸入指令net use * /delete, 按enter ,再輸入Y即可清除目前登入的身分記憶 若要將被分享端伺服器設自動關機,打開CMD,鍵入指令:at 01:00 shutdown -s -f 其中01:00是時間,24小時制,-s是關機,-f是強制關機(強制關閉程式) |
好用的網路廣播軟體RadioBox
軟體開發:紅淚網 現在很多人工作離不開電腦,休閒時,也是電腦不離手,以往mp3常是陪伴紓解無聊的最佳媒體 但是,撥放固定的音樂檔案,總是缺少一分現場感,以及隨性音樂的新鮮感 因此,近年來傳輸效率及音質非常好的網路廣播,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不論是新聞,球賽轉播,生活資訊....都可以掌握最新的訊息 音樂多元變化性大取代了音樂檔案的固定模式 早期網路環境尚未蓬勃發達,網路廣播品質及媒體數量都嫌不足,此外,早期的串流媒體,都要借助media player播放,在硬體規格不是非常高檔的電腦中,其實也是記憶體資源的負擔 因此,筆者近年來一直在找尋音質效率高,介面功能性強的廣播軟體,但常面臨到軟體操作介面功能不佳,串流連接緩慢,無法接收國外(或國內)電台.....等問題 直到使用RadioBox後,它滿足了我的需求,特點如下: 一。除了台灣國內的廣播以外,還能撥放國外廣播 說到國外廣播,筆者是個西洋音樂迷,早年以前,台灣的廣播,都還會撥放以西洋音樂題材為主的節目,例如:Top40,余光先生的青春之歌,但近年來, 可能是市場導 向,漸漸聽不到這一類型的節目,而在網路的世界,居然發現與我們最接近的微軟windows 有個國外廣播的線上收聽資源Windows Media Guide,其中包含了非常豐富,且主題分明的音樂題材,包含:搖滾,爵士,鄉村,新世紀,70 80年代等等......不同的主題分類,可讓不同型態的聽眾選擇自己喜愛的音樂,這點讓筆者非常的驚喜,很久以前,就希望國內的廣播,如同電視節目一樣,有個主題性的節目,但應該還是市場考量,為了要吸引不同及更多的聽眾,所有節目內容都是大雜燴,因此,Windows Media Guide陪伴筆者很長的一段時間,然而它有個不方便的缺點,除了 一定要使用Media Player播放外,還沒辦法管理自己喜歡的電台,但現在在RadioBox中都可以實現了。 二。搜尋功能及我的最愛 如同前項所述,可以關鍵字搜尋喜愛的音樂主題電台,並可將常聽的電台以我的最愛管理,新增或刪除。 三。錄音及排程功能 市售的實體網路收音機,可以自動設定時間開啟某電台來達到鬧鐘的功能,RadioBox除了也可實現外,還能搭配錄音功能,錄下某時段的廣播節目,讓筆者想起學生時代常用收錄音機定時錄製"空中英語教室"的回憶。 四。專業的等化器設定 一般在音樂播放器常見到的等化器調整功能,在RadioBox也屬於標準配備,除了預設的音場以外,使用者還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調整EQ的大小,更能發揮音質的表現。 此套軟體為綠色版本,可攜帶,僅2.2MB,不占空間,不論是放在硬碟或隨身碟,任何電腦隨插即用,現在筆者工作或上網之餘,都有音樂陪伴,甚至掌握最新的新聞動向,全靠這小程式,有了RadioBox,誰說你還要買台收音機! 檔案下載 |
PotPlayer完美硬體解碼播放器
下文新增2010/7/24補充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4500MHD for Windows 7硬解設定 隨者Full HD的年代來臨,身邊越來越多720P以上,或新一代的解碼技術H264格式的影片,再加上最近買了一台SONY CX-500V Full HDV記錄生活,發現電腦漸漸跑不動這些影片了,輕則影音不同步,重則聲音斷續,影像停頓,於是開始檢討自己的硬體設備: AMD2 Athlon 64X X2 Dual Core 4800 2.0G CPU 4GM RAM On Chip顯示卡 看來也不差啊!雖然不是最新的配備,但至少還是主流的雙核心處理器,高達4GB的RAM,怎麼會跑不動呢? CPU的資源也才佔50-60% (但其中一個CPU核心是滿載,可能是這問題),RAM佔1GB左右 接者,開始找尋軟解的解決方案,什麼"完美解碼",什麼"終極解碼"都試過了,沒效~~ 網路爬文之後,發現安裝POWER DVD 8 有優秀的軟解功能,安裝後,暫時的驚喜,影片居然順暢了!不得不佩服POWER DVD的軟解,比什麼一堆"完美解碼"還要優秀 但是,還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一.軟解資源佔很大,CPU跑到90多快滿載,執行其他程式,會明顯被拖累 二.POWER DVD程式本身也太耗資源,開啟程式就要等一些時間 因此,只高興了幾分鐘後,這個解決方案就被我推翻了 於是,換個方法,腦筋動到硬解,可惜我這on board的顯示模組沒有支援硬解,為了高科技生活,為了我的Sony cx-500V,為了娛樂至上,忍痛出走兩張小朋友與三張國父,請來了HD戰將 MSI R4670 DDR3 1GB獨立顯示卡。 其實4670並沒有很高級,屬於中低等級,除非是要玩遊戲,一般解影片其實夠了 第一次接觸硬解,其實鬧了個大笑話,當天顯卡買回來,安裝好後,電腦重開機,就坐在螢幕前呆等者這張獨立顯示卡發揮他的獨顯功能,結果.....影片一樣頓,聲音一樣斷續,慌了!!以為獨顯無效,正失望到極點時,奮發的處女座個性開始爬文找原因,原因是...........大佬!!硬解是要配合應用程式的解碼核心設定啦~~不是裝好了就會有硬解啦~~真是丟人 >_< 一開始設定Media Player Classic及KMPlayer硬解設定,大驚喜,原來這就是硬解,這種運用DXVA解碼核心技術與顯示卡整合技術,徹底發揮了H264的獨立處理能力,以往無法順暢播放的影片,現在CPU居然佔不到10%。 目前顯卡共分三大市場 NVIDIA、ATI 和 INTEL 內建顯示,各家顯示卡各有支援 H.264 及 VC-1的硬體加速設計,以NVIDIA 的技術稱為PUREVIDEO 簡稱VP,ATI的稱做 UVD ,INTEL 的稱做 CLEAR VIDEO。 目前各家顯卡支援程度如下: NVIDIA VP4 Geforce G210/GT220/GT240 series VP3 Geforce 8400GS(G98核心)、Geforce 9300 series、Geforce 8200/8300 IGP VP2+BSP GeForce GTX 200 GEFORce 9800 GeForce 9600 GeForce 9500 GeForce 8800 GeForce 8600 GeForce 8500 GeForce 8400 GeForce 8300 VP1 GeForce 8800 Ultra、GTX ATI Radeon HD 2300系列到5800系列 INTEL 的CLEAR VIDEO 在G965 IGP晶片以後都有支援 原本以為就此可以順暢享受高解析度影片之時,漸漸發現,KMPlayer經過多次調整設定,反交錯也開了,HDV拍的1080i影片,一直會有水波紋的掃描線,另外,有些影片無法硬解,Media Player Classic雖沒有前述問題,但是音效部分會有暴音雜訊問題,也是經過調整還是無解。 這條高清之路,真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爬文",爬文是所有問題的迎刃而解的最佳方案。 最後終於找到終極解決方案PotPlayer這套韓國播放器。 其實PotPlayer的作者,就是赫赫有名的KMPlayer原製作者姜龍喜先生進入Daum 公司後的新一代作品,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內建了DXVA H.264/AVC1(VLD) 硬體加速解碼。 使用起來,與KMPlayer一樣強大,因為是同作者,所以非常習慣他的介面操作與設定方式。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PotPlayer的硬解設定:(此方式適用於獨顯XP環境,Windows 7環境請參考下文) 附件是綠色版本,免安裝,執行PotPlayerMini.exe後,在主畫面按右鍵如下,選擇參數設定 在播放的活頁中,按濾鏡/解碼器管理 在視訊解碼活頁,按下方的內鍵DXVA解碼器設定 使用條件選擇總是使用!!搞定~~ 使用PotPlayer之後,目前穩定順暢,之前所有存在的問題都沒有再發生了,周遭朋友測試後,也認為CPU使用資源更低了,影片相容性更高了 希望往後的新版能持續發展更加進步。 2010/7/24新增補充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4500MHD for Windows 7硬解設定 近日入手一台acer 新一代ULV超薄輕巧筆電1830T,搭載i5 430UM CPU, 4GB RAM, 因為需求是文書處理,上網,當然還需要順暢的HD影片撥放能力,著重的是輕巧。 其實i5 UM已經能符合工作所需,加上省電特性,搭配小尺寸重量,實在是非常滿意,但是最擔心的就是影片解碼的能力了,若是ULV CPU來軟解H264 HD影片,猜想應該是會有LAG的現象,果不出其然,測試後以一般無硬解的原始設定值撥放,發生影音不同步及LAG的情況 此外12吋小筆電一般都沒有搭載獨立顯卡,就算是搭載,因為散熱及耗電的問題,其實性能不見得會比較好, 因此購買1830T之前,曾考慮多款CULV機種,就是非常擔心硬解能力的問題,一直到最近查詢許多的資訊,發現近一代INTEL內建的顯示晶片GMA500/4500MHD官方規格有寫支援HD硬解,於是大膽敗入,展開硬解工程。 之前就已有硬解成功的經驗,一開始,採用本文上述的方式設定硬解,結果居然毫無作用,真是天打雷劈,對於自己發表的文章如當頭棒喝,為了證明之前設定是可行的,再次找尋各大文章報導,發現原因癥結點了,本文上述是針對獨顯XP環境的設定,而Windows 7則是因應Intel Graphics有另一套設定方式。 雖然以INTEL官方的說法,GMA500/4500MHD直接就可執行硬解能力,但某些影片測試,還是會有不順暢的情況,因此,最好能在安裝官方提供的驅動程式 4500MHD GMA500 PotPlayer硬解設定 首先,執行PotPlayerMini.exe後,在主畫面按右鍵如下,選擇參數設定 在播放的活頁中,按濾鏡/解碼器管理 在"基本設定"活頁中,選取不使用內建的影像處理濾鏡 在"視訊解碼"活頁中,全部設定為系統預設解碼器,按下確定完成 接下來在"參數選項"的視窗中,點選"視訊"活頁 在"視訊輸出" 中將"輸出方式"選擇為"EVR"後按下確定,成功完成硬解設定 成功設定INTEL HD硬解後,讓一般看不起CULV的人大開眼界,原來CULV小筆電也有如此強大的HD影片撥放能力 而且CPU佔不到一半,多出來的效能,還可以一邊看影片一邊工作,這有時會讓不瞭解硬解的正規CPU使用者大大吐血耶~~ 其實只變個硬解魔術小把戲罷了~~ 檔案下載 (舊版v1.4) 檔案下載 (新版v1.5含掛PowerDVD 11解碼器) |
DVD高畫質的轉檔軟體HandBrake
多媒體的年代,無論是電腦,手機,mp3,mp4,GPS導航機等..........都有媒體播放的功能,而除了網路下載直接能播放的影片檔以外,很多人是購買DVD影片,希望能轉檔到多媒體設備隨身播放觀賞,要如何能順利轉檔,還有字幕搭配,一直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以往,要將一片DVD,轉檔含字幕成MP4的AVI檔,是需要運用數個軟體,耗費時間與步驟的一項大工程,而且,常常轉出結果畫質不盡理想,甚至影音不同步,HandBrake這套軟體,是我目前測試轉檔影音畫質最好,而且速度快,操作簡單的一套軟體。 HandBrake是一套蘋果系統移植到windows的軟體,蘋果在多媒體系統的發展,一直是領先的技術與地位,因此,也造就了HandBrake穩定而強大的特性。 載入DVD光碟片後,按左上角的Source,選擇影片來源,可選擇vedio檔案(一般已是播放機可撥放,從網路下載的影片檔了,在此不深入討論),或DVD VIDEO_TS的資料匣(從DVD光碟片 Copy出來的系統資料匣,一般網路會下載到此種格式影片),或DVD光碟。 我們以DVD光碟為範例,選擇光碟機 之後,稍待數秒,軟體會載入DVD光碟資料 順利載入後,在Source欄位,會有光碟的章節曲目資訊 我們選擇要轉檔的區段,一般是時間比較長的那個區段,是影片的主要區段 (其他可能是影片花絮,及簡介的短片) ![]() 接下來,選擇要轉檔的章節,HandBrake有個不便的地方,就是章節只能指定一個段落,也就是不管你是選擇單一章節,或某到某章節,它只會以一段輸出轉檔,也就是只有一段影片,無法各章節轉成分開獨立的影片,如果你需求每段章節都獨力轉成一段,那很抱歉,需要一段一個步驟慢慢自行轉檔,但如果你是需求整部電影轉檔,就沒這個問題,只要選擇從第一個章節到最後一個章節即可。 再來,需要選擇所要轉檔的格式,個人比較偏愛AVI格式,其實這只是大類,編碼其實都有乎通的可能,例如:AVI有 XVID的編碼,MP4也有XVID的編碼,若要深入了解影片檔格式與編碼關係,請多多搜尋Google大神的文章。 這裡我們選擇AVI 接下來,軟體介面下半部有數個活頁設定,我們探討一般較正常的設定,不常使用或進階使用者的設定,我們就不討論了。 首先,Picture Settings畫面的設定,特別注意紅框的部分,Crop我們保持Automatic,讓軟體自行偵測邊界的大小,Size中的Anamorphic保持None維持原畫面的尺寸,其他保持原預設值。 Video的活頁,請注意2-Pass Encoding,若需求高畫質轉檔,請勾選,軟體會做2次加強性轉檔,但時間較久,檔案較大 若需求只提供給手機,或解析度較差的多媒體設備,或上傳網路,例如:youtube,則不必勾選,軟體只做一次性轉檔,檔案較小,時間較快。 video是選擇編碼,這部分是個學問,每個編碼都是一篇文章還說不完的知識,FFmpeg:Fast Forward mpeg,也是一種mpeg串流編碼,筆者沒應用過,所以對它的效能沒研究,xviD是我最鍾情的格式,都是以它為標準,畫面順暢畫質好,檔案大小適中,H264可獲檔案較小的優點,但需要高規格的硬體解碼,是個高級的貴族,筆者因為電腦平庸,一般都播不動,所已很少接觸,但過幾年隨者硬體的進步,應該是主流編碼格式。 這裡我們選擇XviD為範例 其他維持預設值不變 Audio & Subtitles活頁中,是設定音效及字幕,音效部分,一般都選擇自動的預設值,除非有特別需求,就依個人喜好選擇。 影片若有多重字幕選擇,在紅框部分的Subtitles,可選擇要輸出的字幕語言 另外一提,軟體視窗的右邊,有個快捷選像視窗,也就是選擇要轉檔應用的設備,系統就會自動做出相關的設定,這對初學者很方便,但筆者的經驗,還是會有一些差意的結果,個人不習慣使用,需要的人,可以自行運用。 當所有設定都完成之後,請重重一擊左上角的Start鍵 轉檔開始,會出現CMD DOS的畫面,夠低階吧!!當100%時,即轉檔完成!! 轉檔完成之檔案,影片截圖:海角七號 檔案下載 |